最近,央视财经调查对茂名电白观珠镇沉香产业进行了报道,指出了沉香产业乱象和沉香产业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用沉香精油优化低端香材、物理压缩优化中端香等当作高端香获取暴利,甚至用化学方法造“科技”香等,将其统称为“假沉香”。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然而,电白沉香存在值得商榷之处。
种植奇楠沉香熏香碎料
电白沉香产业作为地方特色经济的支柱,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全区沉香种植面积已突破12万亩,年产值超40亿元,形成了从育苗、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带动了数万农户增收致富。产业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电白沉香也面临着多重挑战:盗伐盗采现象屡禁不止,2020年以来仅检察机关就办理相关案件15起,涉及被盗伐沉香木1070株;市场乱象丛生,以次充好、掺杂造假等行为严重损害消费者信任;产业链条松散,多数企业规模小、缺乏龙头品牌带动,难以形成集群效应。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暴露出产业高速发展中的管理滞后性,也反映了标准化建设与市场监管的不足。如何在保持发展势头的同时破解这些难题,成为电白沉香产业必须直面的关键课题。
文莱沉香精工雕刻件
如何破解电白沉香在发展中产生的乱象与治理,还需要沉香产业的同仁共同努力。
马拉OK沉香大展宏图-大鹏展翅
媒体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防止无良企业获取不当暴利。但在报道过程中,由于多数记者对沉香缺乏深入了解,又希望报道能产生轰动效应,导致报道内容有些浮浅,甚至存在偏颇。这不仅可能误导消费者,还可能对电白观珠镇香农,用沉香产业振兴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发展势头造成打压。因此,有必要公正客观地探讨这些问题,以正视听。
种植奇楠沉香精油
沉香产业在电白观珠镇,乃至广东、广西、海南并全国的沉香文化和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电白素有“中国沉香之乡”之称,沉香种植面积约14.3万亩 ,年育奇楠沉香木苗3000多万株,占全国市场80%以上,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产区。全区沉香加工、销售企业(含合作社、个体户等)8000多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约占全国70%。沉香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越南芽庄绿奇楠切面-多彩绿奇楠
从行业惯例来看,沉香自古就允许薰蒸优化。在售卖时,只要商家声明且价格合理,这种优化方式是被市场所接受的。就如同国际上彩色宝石允许有烧处理优化一样,不能简单地将优化后的沉香判定为“假沉香”。 在国际彩色宝石行业,有烧处理是一种常见的内含杂质的天然宝石的技术优化手段,经过有烧处理的欠佳宝石提升了品质,在市场上被广泛认可和交易。例如红宝石,经过有烧处理后,其颜色更加鲜艳,品质得到提升,只要在销售时明确告知消费者,消费者也会根据自身需求和预算进行选择。
越南富森红土沉香原料
沉香的薰蒸优化的生物制造也类似,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沉香的品质和使用价值,只要遵循市场规则,就不应被一概否定。
目前,沉香行业确实存在缺乏优化沉香标准和管理法规的问题。但不能仅仅因为行业部门和社团组织尚未制定相关标准和法规,就仅凭媒体报道对优化沉香的生产企业、商户和香农判“死刑”。沉香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规范和完善的过程,不能因为暂时的标准缺失就全面否定整个行业。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尽快行动起来,制定技术标准、价格监控和行业管理规定,以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媒体应发挥积极的舆论监督作用,促进标准的制定和完善,而不是过早地对行业进行否定性的报道。
海南沉香-虫漏壳子
媒体特别是中央媒体报道的重点应放在促进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加强管理上。对于用有害化学手段结香造香、制香的行为,要进行严查严打,甚至施以刑罚,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对于沉香产业中正常的物理优化的生物制造行为和市场发展,不宜以模糊的“真”“假”概念来简单判断。电白沉香产业刚刚兴起,市场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媒体记者应努力学习了解沉香常识,秉持客观专业的态度,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而不是起到相反的作。
马来西亚沉香-平安无事牌
电白沉香产业的发展凝聚了众多香农和从业者的心血,对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社会均应正确看待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制定标准、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等方式,促进沉香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不是因不当报道给产业发展带来阻碍。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沉香产业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黄花梨网温馨提示:附图为世界各地天然沉香(均为实物拍摄)
精彩评论